【摘要】目的 探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在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 9月~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9例,观察组 39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基于常规护理的情况下,采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切 口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相比于护理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有所改善,而且相比于对照组,观 察组具有较低的切口感染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相比,观察组具有较高的 护理满意度( P<0.05 )。 结论 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的降低手术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的情况,提高患者的护 理满意度,具有临床研究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ISSN.2096-2479.2020.1.30.02
在临床外科中, 患者手术切口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现象, 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并且会对患者的身 体健康带来较大威胁。虽然当前在医疗水平的逐渐提升下,我国 具有较高的手术操作水平,创新了先进的无菌治疗理念,也在很 大程度上控制了患者的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然而,其中仍然存在 着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1]。为此,本文以我院所收治的78例手术 患者为例,探讨了护理干预措施的综合作用,具体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所收治的78例手术治疗患者,按照随机分 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39例。其中,观察组 男26例,女13例,年龄为18~60岁,平均年龄(39.4±7.2)岁, 其中胃部手术12例,阑尾炎手术10例,腹部手术6例,甲状腺 手术3例,肠道手术4例,胆道手术4例;对照组中男25例,女 14例,年龄为17~62岁,平均年龄(39.5±7.5)岁,其中胃部手 术11例, 阑尾炎手术12例, 腹部手术7例, 甲状腺手术4例, 肠道 手术3例,胆道手术2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等基本资料,没有 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处理,观察组需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护理干预,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和:( 1)术前护理。在手术 前,加强对手术患者的宣传教育作用,如提高与主治医生的配合 度,准确选择体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疏导他们的不良情 绪,消除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感受;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记录他们的各项生命体征;强化对护理知识的考核和训练,提升护 理人员与医师之间的配合度;仔细检查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各项仪 器设备,保证手术器械的整洁、无污染。(2)术中护理。帮助 患者在手术台上平躺,确定合理的体位;全面检查手术中的各项 器械,完成对患者的皮肤消毒工作,协助医师完成手术操作,确 保手术室内的仪器及灯光光照稳定;密切监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 的各项生命体征;保障手术室无菌、无污染,确保是手术器械、医师人员等处于无菌状态。( 3)术后护理。护送患者回病房, 并定时查看,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判断其手术切口是否出现了 感染,当具有感染症状时,需及时向医生反映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切口感染情况。(2)依据 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评价患者的护理 满意度,设置总分值为100分,当80<分值≤ 100分时,为非常满 意; 60<分值≤80分时,为满意;当分值≤60分时,为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运用(x ±s )表示计量资 料,用t检验;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当P<0.05时,表示差异明 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对照 组,观察组患者具有较低的切口感染率及较高的护理满意度。
3 讨 论
在临床上,经常发生手术切口感染的现象,从而极大的威 胁到患者的人身健康,并且导致临床治疗效果大大降低。手术 室作为一个极易遭受感染的科室,其中各项手术器械、患者自 身体质、医护人员的操作过程及空气等,都会隐藏着大量的病 毒及感染因素,从而对患者切口造成感染[2] 。当出现切口感染 时,不仅会延缓伤口的愈合,还会为患者本身带来较大的心理 压力和负担,促使其丧失对治疗的信心,从而不利于患者的术 后康复及治疗。因此,为了加快手术患者的预后康复,护理人 员需加强防范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注重完善相关的预防护理工作[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和分析了针对手术患者,采取护理干 预之后的临床效果,得出对照组的切口感染率为10.3%,观察组 为0.0%,即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切口感染情况大大降低, (P=0.040<0.05);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7.2%,观察组为 97.4%,(P=0.013<0.05),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 护理干预作用在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过程 中,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不仅可以极大的降低切口感染发生 率,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强的实 践价值和研究价值,值得被大力推广和运用。务,满足患者各类需求[4]。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为患者提供舒适的 环境,使患者身心感到愉悦;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恐 惧等不良情绪,使其心平气静,预防情绪变化引起血压升高,并 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对患者血压变化、胎心和胎动频率等数据 监测,可及时发现异常加以处理,降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5]。
综上所述, 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 能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改善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安全性高,值 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胡小艳,龙红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12+216.
[2] 张惠群.优质护理管理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8):186-188.
[3] 高素芹.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7):1329-1330.
[4] 高永超.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护理妊娠期高血压患者效果评价[J].淮海医药,2017,35(03):353-354.
[5] 姚晓艳.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31):218-219.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针对性气道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并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应用分析
乳腺癌术后化疗施予延续性护理对患者 遵医行为、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评价
溶栓前抗血小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溶栓效果及出血转化的影响